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沉迷於房產和鐵飯碗的"長遠眼光",只不過是短期經驗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這兩天看到不少數據,一些家庭陷入房產斷供危機。這並不奇怪,一邊是失業增多,還貸壓力巨大,一邊是房價下跌,損失難以承受。

很多人會用過往“經驗”說事兒,認為房價一時的漲跌很正常,“以前也有過,過幾年就好了”。這個說法看似有道理,實際上是缺乏經濟學常識,將原本存在不同形態的經濟波動狹隘化和極端化的表現。


因為歷史和教育的原因,中國社會普遍存在片面強調經驗,不尊重知識、常識和事實的思維傾向。很多人沒有基本的政治、經濟和文化常識,沒有基本的邏輯和認知能力,對世界的真相也一無所知,但僅憑所謂的“經驗”、個別案例和個別人的說法,就形成根深蒂固的認知。

在這種思維狀態下,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、完全經不起推敲的道理,還有狹隘指代都無處不在。比如說,很多人張嘴就是“外國”,有些人將“外國”等同於最常提到的“美國”,卻從不思考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,制度、政策、風土各不相同。以房產稅為例,有些國家很高,有些國家象征性征收,有些國家壓根沒有;以個人所得稅為例,有些國家全球征稅,有些國家並非如此;以醫療保障為例,有些並非福利國家,有些是低福利國家,有些是高福利國家,有些國家針對不同類型居民有不同政策,留學生、綠卡和公民就各不相同,將這些差異統統抹殺的狹隘化,會造成對世界的錯誤認知。

有趣的是,在現實中,許多人都喜歡強調“眼光要長遠”,但參照的卻多半是短期經驗,對房價的認知就是如此。


中國人對商品房這一概念的認知,實際上是上世紀90年代的產物,至今也不過三十幾年。期間有過一次次波動,但借助於全球化進程,尤其是加入世貿之後的“世界工廠”狂飆期,房產市場也處於高速增長,一兩代人從中受益。很多人就有了“房價一直漲”的所謂經驗,將短期趨勢視為常態,將市場波動誤解為“偶然的偏差”。

他們從未想過,三十多年的經驗,在人類歷史上只不過是一個很短的時期,不但無法定義未來走向,連歷史都無法涵蓋。


對於考公考編的理解也一樣,將“鐵飯碗”掛在嘴邊的人們,似乎忘了這種大規模追求鐵飯碗也只是短期經驗。縱向比較的話,在中國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,橫向比較的話,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基本沒有見到過。至於退休金的“極度舒適”,背後是N個壯年勞動力用繁重工作甚至996狀態供養一個體制內退休老人的事實,會不會難以為繼,其實是個簡單的小學數學題。幾代勞動力通過一段經濟上行期積累財富,合力供養一代退休老人(還僅限於體制內這少部分人)的事情,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,以後會不會還有呢?自己用腦子想想。

又比如備受追捧的教師編制,未來的走勢也是可以判斷的。如今在編教師或許不需要擔心自己的飯碗,但退休金不可能跟如今已退休教師同一水平,至於現在蜂擁考編的新教師們,連飯碗都不是那麼保險。畢竟,在體制內,教師基數龐大但並不掌握直接權力,往往是最先被開刀的對象。這才是真正的歷史經驗,因為歷朝歷代的體制內裁撤,都從邊邊角角裁起。

沒有什麼經驗是永恒的,更何況眼下是一個經驗失效的時代,而且很多人所擁有的只是短期經驗,卻對真正的世界一無所知。

甚至很多人引以為傲的“底層逆襲”經驗,也只是短期經驗。受益於柏林牆倒塌後的全球化進程和加入世貿後的歷史機遇,底層逆襲在一兩代人身上顯得普遍。洗腳上田的農民老板、從底層摸爬滾打建立商業帝國的大企業家、通過高考改變命運的寒門子弟、在科技化浪潮裡一夜暴富的互聯網從業者……他們都深信“努力就會成功”,並以此進行“登味十足”的灌輸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4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